学院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学院动态 / 正文

建筑工程系教师参加数字化资源建设教学研讨会

发布日期:2017-05-15 浏览量:

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加强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,建筑工程系教师周丹于5月14日在济南参加了“设计基础课程与数字化资源建设教学研讨会”。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学界大师周至禹(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,林家阳(同济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,以及青年学者王震亚(山东大学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),为来自全国40余所80多名设计教育的一线教师们带来一场学术和教学交流的盛宴。

周至禹教授的讲座主题为:“科技时代的艺术和设计教育思考”。已经60岁的周至禹教授坦言,自己对新科技具有一种天然的抗拒,但不得不承认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,以及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大发展。周教授从“关注当代艺术与设计思潮”、“关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”、“关注当代科技互联网媒介”、“关注生活和社会发展趋势”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,引用了大量的艺术、设计、建筑等案例,信息量大,让老师们开拓了眼界。

林家阳教授的讲座主题为:“从《图形创意》谈设计专业公共理论课、公共基础课、专业基础课的创新改革“。林家阳教授从事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创新改革多年,是国内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奠基人之一,1997年开创《图形创意》课程推进了全国设计基础课程改革。他指出,中国的设计教育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。并通过详实的案例为大家分享了“中国大师奖”19年来的优秀作品,以及赛事的艰辛和辉煌。最后林教授还以《图形创意》课程教材为例,阐述了关于优秀教材编写的指导意见。

王震亚教授的讲座主题为:“基于网络共享的设计教学与教材建设——以《工业设计史》为例”。王震亚教授已有20年教龄,演讲风格诙谐幽默,讲座内容也更接地气。王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他在做史论教学过程中,如何在线上线下与学生互动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并分享了他在运作开放课程(MOOC)《人人爱设计》过程中的困难、收获、思考:巧妙的教学设计,尽可能的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,为学生所想。王教授的讲座内容可借鉴性、可操作性高,为老师们带来很多启发。

本次研讨会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难得的与大师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,内容丰富,既有学术研讨,又有教学经验分享,对教学模式改革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。